陳瑩山眼科醫師醫療網

Dr. Eye Chen Online

www.dreye.net.tw

嘆為觀止的黃斑部 2015.03.13



 嘆為觀止的黃斑部

眼睛如同小身體(Eye: Mini me)

    眼睛就像身體的縮小版,因為構成身體最主要的組成物包括神經、血管、骨骼、肌肉及分泌物、體液、膠質等,我們都可以在眼睛的構造上找到相似的成份(圖1)。

眼睛由虹膜及水晶體分成眼前部與眼後部,眼後部即俗稱的眼底,泛指在瞳孔後面的眼睛構造。眼底主要由玻璃體及包覆在外的眼球壁所構成。以組織構造來看,眼球壁如同三明治一樣分成三層(圖2),由內而外:內層:與視力相關,纖維走向如網狀般的稱視網膜;中層:供應視網膜養份的血管脈絡層稱脈絡膜;外層:鞏固保護層稱鞏膜。我們可以說眼球壁除最外的保護構造鞏膜外,視網膜及脈絡膜平均分屬人體最重要的兩大系統:腦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圖3)。

視網膜層是與視覺相關的感覺神經層;而脈絡膜層則提供視網膜充分的養分及氧氣血管層。視網膜和脈絡膜之間有一層阻隔的膜,稱視網膜色素上皮層(RPE)。

眼睛藉由色素上皮層區隔眼睛神經層和眼睛血管層,使神經系統和血管系統不會任意交通。這樣視網膜可選擇性的吸收由脈絡膜來的養份,專注發揮視力功能,脈絡膜也能將視網膜氧化作用產生的廢物排除至眼外(圖4)。這眼部間膜稱血視網膜屏障(BRB,Blood Retina Barrier)是腦部血腦屏障(BBB,Blood Brain Barrier)的一部份。有了這樣屏障區隔的存在,能使腦神經系統發揮最高效率,腦部保持最清楚的思緒,而眼睛能維持最佳的視力。 

 

眼底→視網膜→黃斑部

腦部視覺中樞的神經纖維,離開腦部就會形成視神經,視神經連接到眼球,從後面穿入眼球壁時,會依循眼睛球狀的構造,將視神經纖維舖蓋在眼球壁上,形成狀似魚網的最內層薄膜即視網膜,所以視網膜可說是視神經的最前端。

那麼黃斑部到底是什麼?黃斑部是眼底視網膜「黃色斑塊部位」的簡稱,主要因富含黃斑色素(Macular Pigment)(即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在視網膜中央呈暗黃色斑而得名。黃斑部對於視力雖然有最高的重要性,事實上它的面積並不大,直徑約只有1公分的一半(0.55cm)。壹元硬幣直徑為2公分,所以若跟壹元硬幣比較,黃斑部直徑約為壹元硬幣的1/4,面積約為1/16。但是如果我們直視前方,視角20°內都是由黃斑部負責在看。換句話說,當您直視電腦的中央點,以此為圓心15公分直徑螢幕所見,都是黃斑部掌控的「視力範圍」。

事實上,黃斑部由於位置相對於瞳孔,是眼底視網膜最中心的組織,功能上主司我們的中心視力(Central Vision)。其正中一個小凹陷直徑約1.5毫米,與視神經盤相當大小的,稱為「中心凹」,中心凹主控我們眼前5度的閱讀廣度(reading span),平時我們近距離看書看報紙都要依賴它。而中心凹中央更有一直徑0.35毫米(約為1毫米的1/3)的微細凹陷構造,稱為「中心小凹」(圖5)。它主司我們眼前1.2度的視力能力,在臨床上是進行快速對焦的位置,也就是我們驗視力時的最佳視力表現。比喻而言,黃斑部好比鎖定雷達,而中心小凹就是其定焦的工具。必須中心小凹先對焦精確,那麼黃斑部才容易進行雷達鎖定。現在臨床上最能表現黃斑部組織構造的,稱為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 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


組織學構造

人體任何感覺的感官系統(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皆為3神經元(3 neurons)傳導,最前端有感覺接受體(sensory receptor),連接中間神經元,再由神經節細胞傳導至腦部。在眼睛因為是感覺光線,所以感覺接受體稱感光細胞(photo receptor)。感光細胞分為桿狀細胞(rod cell)及椎狀細胞(cone cell)。黃斑部越中央的位置,感光細胞越密集,尤其是指錐狀細胞。在中心小凹可說是視網膜感光錐細胞最密集的區域,而且只有椎狀細胞存在。而在中心小凹其細胞層只有深部的感光細胞層存在,表層的神經節層都被推往中心小凹外。在組織學上中心小凹連微血管都沒有,屬於「無血管區」,這在眼底血管攝影上可清楚的表現出來。這些演變都是為了保證視力的精準,避免神經節細胞或微血管,阻擋了感光細胞的影像形成,所以中心小凹的解像力是最高的,影像是最清楚的。

所謂視覺系統是由眼睛的視網膜連接到視神經而至大腦視覺中樞所構成。詳細來說,視覺的形成是先在視網膜上由感光細胞(桿狀細胞、椎狀細胞)當成影像接受器。當感光細胞接受影像訊息後,經由中間神經元,傳送到視神經節細胞,這些視神經節細胞纖維聚合而成神經徑路,就是所謂視神經,視神經在視覺系統中就如同電纜線一般,最後能把視覺資訊傳達到腦部的視覺中樞。

黃斑部為因應大腦對中心視力的精密要求,組織學上,除了感光細胞最密集外,且有密度大於一層的神經節細胞來加以配合。與其他週邊視網膜感光細胞密度低,而且數個感光細胞才共用一個神經節細胞不同。這在臨床上有什麼重要意義呢?假如我們將感光細胞當成影像偵測器,視神經節細胞是連接偵測器到大腦的線路,大腦就像最後資料整合中樞。我們可以說,黃斑部的影像偵測器密度高於週邊視網膜(它有最密集的感光細胞),而每個偵測器都有充分線路接受訊息(黃斑部視神經節層在兩層以上)。由於黃斑部偵測器密度高,所以對資訊偵測敏感;而線路密度尤高,絶不遺漏任何黃斑部偵測器傳來的影像訊息,這些影像訊息最後才能被大腦的訊息中樞仔細清楚加以分析,最後形成高解像力的影像畫面,這可說是黃斑部與其他視網膜最大的不同。

 

上一頁 | 回文章列表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