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山眼科醫師醫療網

Dr. Eye Chen Online

www.dreye.net.tw

【新體驗-2:手持式濾藍光儀器】 2014.12.31



前幾日有與大家分享過手持式濾藍光儀器,今日又找來了另一台來試試,刻不容緩馬上試用,而此項產品的功用是檢測環境中的照度、色溫、UV光和藍光等特性。這讓我們又多了台儀器可以知道周遭所處了多少有害的藍光值。

我們知道光線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在皮膚與眼睛,長期陽光的曝曬,因紫外線的傷害會對皮膚造成病變;而慢性光線照射,紫外線也會對眼睛的水晶體造成傷害,這是因為99%的紫外線,經過眼角膜至水晶體會被吸收,日積月累水晶體會混濁,誘發白內障,所以過去所指「光線對眼睛的傷害」,主要是指「紫外線對水晶體的傷害」。而「藍光對黃斑部的傷害」,是當光線照射日久,藍光對黃斑部造成慢性刺激,這種慢性刺激舉例而言,就好比握筆寫字,最後因摩擦食指會形成癤結一樣,光線尤其是藍光刺激黃斑部,最終也會形成「隱結」。

從人類出生到死亡,在黃斑部與光線糾結不清的關係中,黃斑部因光線而成像;但是也因光線而產生病變,真是「成也光線,敗也光線」,平常使用眼睛豈可不慎?所以要如何保護眼睛,首要第一步就是要知道藍光的重要性。

我們簡單的拿時下最夯的智慧型手機、搭配抗藍光螢幕保護貼做一個測試,(也可以拿手機搭配隨身的眼鏡來做試驗),首先先點選機器觸控螢幕上左邊的紅色樣品區,量測手機本身所發出的光線強度分佈(圖一),接著貼上抗藍光的保護貼紙(圖二),再改點選了右邊的綠色樣品區,並且在貼了保護模的手機上做第樣品量測(圖三),直接就可以在儀器上,觀看二次的量測,比較結果藍光的確是少了一些,原本滿格10格的藍光數據下降到8.5格,所以看來只減少了15%左右的藍光!

本次使用這台手持式藍光檢測儀,發現與之前那台的功能很像,但明顯不同之處在當我們使用這台檢測時,除了會呈現檢測後光譜的波長,還能參考兩筆量測的資料,並可立即做比較,表現出前後比對的差異率,真的很方便。應用在生活上、工作中,我們都可以隨時隨地都檢測身邊的任何物質(如圖四),多加增進我們對光線的了解。以目前使用兩台後感想,如果能把儀器的螢幕的報告圖示做局部縮放大小,方便藍光區段觀察,會更滿足各年齡層的族群使用。

 

 

上一頁 | 回消息列表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