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貴提早白內障 先別手術 2015.01.12
科技新貴提早白內障 先別手術
2015-01-12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目前越來越多科技人因為用眼過度,年紀輕輕就有白內障,醫師表示由於人工水晶體的對焦問題仍無法克服,看久還是會疲累,建議先配適合眼鏡,別用眼過度,才是保健之道。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說,36歲的竹科工程師右眼近視1200度、左眼800度,有眼科醫師告訴他因為右眼有白內障,需要動手術,但患者半信半疑,因為感覺動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好像以老年人居多,他年紀還輕就要動白內障手術,覺得好像太早了,因此前往求助。
陳瑩山說,白內障讓患者眼睛的聚光力加強,變成有近視的感覺,這狀況在竹科常見,因為許多工作都是藉由大量眼力來完成,年輕工程師用眼過度越來越頻繁,造成眼睛提早老化。
眼睛老化,會讓眼睛對於養分的吸收變差,而眼睛汲取不到營養,血液循環也會不好,加上水晶體又是直接受到紫外線、藍光照射的部位,抵抗力下降情況下,組成水晶體的蛋白質,就如同煎荷包蛋一樣,從原本的清澈透明變得混濁純白。
然而,白內障手術適合年輕人做嗎?陳瑩山解釋,白內障手術雖有助改善患者度數,然而植入的水晶體有個缺憾,就是無法精確對焦。
他說,即使以目前最先進的多焦人工水晶體,也只能分階段聚焦,絕對無法像原本的水晶體般敏銳,據臨床觀察,植入的水晶體久看東西,還是會有相當疲累感。
據臨床統計,國外動白內障手術患者,有9成是60歲以上老年人,台灣卻只6成,且有高達4成是高度近視的患者,而只要超過800度,就稱為病理性近視,可見台灣年輕人近視問題的確很嚴重。
問題應如何解決較好?陳瑩山建議,年輕人不用迷信置換水晶體的白內障手術,寧可先從換眼鏡著手,因為配一副度數合適的眼鏡,其效益比起太早換掉水晶體,實在高太多了!
http://m.ltn.com.tw/news/life/paper/846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