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螢幕傷眼睛,怎樣選對抗藍光眼鏡? 2013.07.05
專欄報導》康健雜誌2013年7月176期
防藍光,眼科新趨勢
在靠近高度用眼的科技產業城執業十多年的新竹國泰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直指,近年來,過去以小孩和老人為主的眼科門診中,青壯年族群激增三分之一。
觀察發現,這群人每天大量使用
●藍光是能量最強的可見光 光線分成可見光與不可見光,紅外線、紫外線屬於不可見光,紅橙黃綠藍靛紫光屬於可見光,射入黃斑部時形成影像與顏色,所以人體才有了視覺。
紅外線會產生熱能,可能造成眼睛灼熱、燒傷。紫外光被角膜和水晶體阻擋、吸收,水晶體隨時間老化、混濁,形成白內障。
藍光則是能量較強的可見光,包括藍、靛、紫光,它穿透角膜與水晶體直射入黃斑部,造成黃斑部感光細胞的損傷,年老性黃斑部病變就是老化形成的疾病。
眼睛長期直視
●藍光讓眼睛聚焦不易 另一個藍光傷眼的原因是,藍光的波長較短,容易造成散射,因此眼睛必須更用力聚焦。長時間下來,睫狀肌緊繃、無法放鬆,眼睛容易疲勞、痠疼,也可能造成假性近視。「同時看6小時的
●藍光讓心情愉悅 不過藍光對人體也不全是壞處,透過藍光,雙眼所見的世界變得更明亮、鮮艷,也讓人的心情變得愉悅。而且,
因此,除了已經出現黃斑部和視網膜病變的患者外,陳瑩山建議,青壯族如果大量使用
另外,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者,以及有黃斑部病變家族史的人,屬於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應該加強防藍光。
如何挑選抗藍光眼鏡?
抗藍光鏡片種類很多,分成鍍膜或染色式鏡片,可作在平光或有度數的眼鏡上,還有最近知名本土眼鏡公司強力播送「室外防強光,室內抗藍光」的全視線鏡片,到底該如何選擇?
Q該選擇染色或透明的抗藍光眼鏡? 配鏡經驗超過30年的台安醫院眼科視光中心驗光師胡林森表示,藍光眼鏡分為有底色的過濾型鏡片與無底色的反射型鏡片。從外觀來看,過濾型染色鏡片帶有深淺不一的黃色或綠色,反射型鍍膜鏡片是透明的,看起來有一層淺淺的藍色反光。
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報告,染色鏡片可以直接吸收藍光,依染色深淺可防止60~70%藍光,效果較好;鍍膜鏡片外觀是透明的,透過反射阻隔藍光,約可防10~12%藍光,效果沒那麼好。
藍光鏡片染色有紅、黃、綠、橘四種底色,一般接受度較高的是淺黃與淺綠色。胡林森指出,染色鏡片難免影響外觀,有些人考量美觀因素,可能會選擇透明的鍍膜抗藍光鏡片。不過,有黃斑部病變或動過眼底手術的病人,建議配戴防護效果較好的染色鏡片。
目前有自費人工水晶體加入防藍光功能,陳瑩山建議患者選擇一般水晶體,再外加抗藍光眼鏡,可以彈性調整戴與不戴,避免藍光阻隔視線,色彩昏暗,影響心情愉悅。
Q太陽眼鏡和抗藍光眼鏡可以互相取代嗎? 不行。太陽眼鏡不僅阻擋藍光,所有光線都等比例減弱,在室內會使視線過於昏暗,不利閱讀。如果以藍光眼鏡取代太陽眼鏡,在室外則防護不足,眼睛還是可能被紅外線等強光灼傷。
Q全視線鏡片是好的選擇嗎?全視線鏡片試圖結合太陽眼鏡與一般眼鏡,現在又加入抗藍光功能,不過如同太陽眼鏡與藍光眼鏡無法互相取代的理由,全視線鏡片在室外無法有效阻隔強光,在室內抗藍光的效果也沒有染色鏡片好。
胡林森建議,室外戴上太陽眼鏡,室內則以一般眼鏡加上抗藍光功能。
Q需要配一副平光的抗藍光眼鏡嗎?
可以。不過如果同時有近視,可以加上適合近距離用眼的度數,減少睫狀肌過度收縮造成的假性近視,同時抗藍光。
相關報導請連結至--->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