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山眼科醫師醫療網

Dr. Eye Chen Online

www.dreye.net.tw

低眼壓也會青光眼!醫師:檢查眼睛「罩杯」 2018.01.31



健康兩點零_低眼壓也會青光眼!醫師:檢查眼睛「罩杯」

2018-01-31 12:51:33

張先生現年35歲,每天下班時都感覺自己眼睛很痠很脹,非常疲勞,起先不以為意,後來到眼科門診做檢查,檢查結果近視200度、眼壓雙眼都是15mmHg,可是醫生卻看到他眼底視神經「杯盤比」有增大的現象,進一步做視野檢測及眼部斷層掃描後,判定是「低壓性青光眼」。不過張先生卻十分納悶,因為他從網路上查到的資料,都說眼壓高才會造成青光眼,但他的眼壓這麼低,怎麼會是青光眼?青光眼也有低眼壓的嗎?

用眼壓判定青光眼,其實有盲點

是的,一般來說,青光眼主要是眼內壓力造成的疾病。眼睛是靠眼內的房水來調節眼球的壓力,房水由睫狀體分泌,由後房循流至缺損、視力下降,這便是青光眼。前房,然後排出眼外,當房水無法排泄,造成壓力升高壓迫到視神經,會導致視野缺損、視力下降,這便是青光眼。

 

不過,光是以量眼壓來判定青光眼其實是有盲點的,首先,眼壓在不同時間會有不同變化,且量眼壓時眼皮緊張壓迫眼球,眼壓也會比較高;其次,每個人對眼壓的耐受性不同,在20年前,我們會以眼壓大於21mmHg來判斷有否青光眼的唯一標準,但是現今醫學界已發現並非如此,有的人眼壓大於2526mmHg,追蹤半年至1年,由於視神經耐受性強,並沒有眼睛傷害的發生,只能稱之為「眼性高壓」;但有些人眼壓只有1516mmHg,卻發現眼底持續產生傷害,這就是我們所謂的「低壓性青光眼」。

 

現在由於三高的普遍化與年輕化,直接造成眼球的血循供應不良,加上眼睛老化情形,間接使眼睛對眼壓的耐受度下降,因此容易造成對視神經的損害,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社會低壓性青光眼人數普遍上升的原因。

 

「杯盤比變大」「視網膜變薄」是評斷指標

有鑑於現在社會眼壓耐受度普遍都不良,因此臨床上現在不單純以絕對的眼壓數值來判定是否有青光眼,而是先看視神經盤的杯盤比,也就是「眼底罩杯」的評估,這是指醫師利用眼底鏡看入眼底,可看到一處形似圓盤的構造,醫學上稱為「視神經盤」。由於視神經盤是眼球壁上最脆弱最不能忍受眼壓的地方,當慢性眼壓對視神經造成傷害時,杯盤比比例升高時,就代表視神經受到眼壓的壓迫。所以臨床上杯盤比變大,自然就會提醒醫師要做進一步的儀器檢查。

 

那麼在做杯盤比評估有青光眼疑慮時,應該做哪些檢查呢?一般我們會請病患加做視野檢查(VF)與眼部斷層掃描檢查(OCT)。視野檢查可以檢查是否有神經纖維損傷,因為眼壓造成眼底杯盤比變大,視神經盤受損,就會損傷視神經纖維,進而造成視野檢查的視野缺損;而眼部斷層掃描,則看是否有視網膜變薄,從這兩點來評斷是否已罹患青光眼。

 

因此,別以為自己不是高眼壓就沒有罹患青光眼的危機,像張先生一樣眼壓並不高,卻診斷出視野缺損及眼部斷層掃描視網膜變薄的病患已愈來愈多,這種「低壓性青光眼」猶如沉默的小偷,默默偷走你的視力,不可不慎!

3C護眼達人陳瑩山 黃斑部病變 乾眼症 飛蚊症 眼中風 白內障 老花眼高度近視 糖尿病眼底病變 青光眼 夜盲症 3C

上一頁 | 回消息列表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