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中心視力的代名詞──黃斑部 2009.08.22
簡單來說,感覺神經系統是由感覺接受器連至神經徑路而至中樞神經系統所構成(圖一)。視覺系統是感覺神經系統的一部分,其組成自然也不例外。所謂視覺系統是由眼睛的視網膜連接到視神經而至大腦視覺中樞所構成。詳細來說,視覺的形成是先在視網膜上由感光細胞(桿狀細胞、椎狀細胞)當成視覺接受器。當感光細胞接受影像訊息後,就會傳送到視神經節細胞,這些視神經節細胞纖維聚合而成神經徑路,就是所謂視神經,視神經在視覺系統中就如同電纜線一般,最後能把視覺資訊傳達到腦部的視覺中樞。
(圖一)
由以上說明,我們知道視網膜是視覺系統的最前端,它是視覺系統在眼中的最主要部分,我們能看得到物體主要就是靠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受光成像,但是為什麼要把視網膜上的黃斑部特別加以命名呢?黃斑部到底是什麼?黃斑部它的重要性何在?所謂黃斑部是指在視網膜上正對著瞳孔的一塊圓形組織,這塊組織的細胞中含有體內最高量的黃色素(即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因略呈黃色所以命名黃斑部。黃斑部的直徑約5.5毫米,只比瞳孔稍大。由於黃斑部正對著瞳孔,可算是視網膜的地理中心;直射瞳孔的光線會聚集在黃斑部上,所以黃斑部所收集到的影像訊息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說,黃斑部實在是視網膜的視力中樞。黃斑部對於視力雖然有最高的重要性,事實上它的面積並不大,直徑只約有1公分的一半,若跟一元硬幣比較,一元硬幣直徑為2公分,黃斑部直徑只約為一元硬幣的1/4,面積只約為1/16(圖二)。但是如果我們直視前方,視角20°內都是由黃斑部在負責。換句話說,當您直視電腦的中央點,以此為圓心15公分直徑螢幕所見,都是黃斑部掌控的「視力範圍」(圖三)。也就是說,當您每天打開您的電腦,眼睛裡面只有壹元硬幣四分之一直徑的黃斑部,它卻負責了絶大部分的電腦螢幕影像。



事實上,黃斑部正中1.5毫米直徑,與視神經盤相當大小的區域,稱為中心凹(圖四),中心凹對視力而言,可說是重要中更重要的區域,在中心凹其色素上皮層,又高又密集。而中心凹中央更有一直徑0.35毫米的微細構造,稱為中心小凹。中心小凹完全無血管分佈,組織上連微血管都沒有,在中心小凹其細胞層只有深部的感光細胞層存在,表層的神經節層都被推在中心小凹外,所以這是黃斑部感光細胞接受光影像最敏感的區域了。黃斑部是我們大腦意志力所想看到的,所謂目光炯炯有神或眼神含情脈脈指的都是黃斑部看東西所表達的內心思緒。黃斑部構成中心視力,但黃斑部越中央的部份,感光細胞越密集,尤其是指錐狀細胞,在中心小凹可說是視網膜感光細胞最密集的區域,它的解像力是最高的,所以影像是最清楚的。
(圖四)
組織學上,黃斑部與其他部份的視網膜最大的不同,除了它有高度密集的高感度感光細胞外,接收這些視覺細胞所傳達影像的視神經節細胞,在黃斑部也在兩層以上,這在臨床上有什麼重要意義呢?假如我們將感光細胞當成資訊偵測器,視神經節細胞是連接資訊偵測器到大腦的線路,大腦就像資訊偵測器的最後資料整合中樞,它可將資訊偵測器偵測傳送的資料加以整理,形成資料庫(圖一)。我們可以說,黃斑部的資訊偵測器密度高於其他地方(它有最密集的感光細胞),而每個偵測器都有充分線路接受訊息(黃斑部視神經節層在兩層以上)(圖五),與其他視網膜部分其偵測器密度少(感光細胞密度低),而且數個偵測器才共用一條連接線路不同(圖六)。由於黃斑部偵測器密度高,所以對資訊偵測敏感;而線路密度尤高,絶不遺漏任何黃斑部偵測器傳來的影像訊息,這些影像訊息最後才能被大腦的訊息中樞仔細清楚加以分析,最後形成高解像力的影像畫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發現黃斑部的面積只佔視網膜的5%,但是它所接收的訊息傳達到腦部,腦部視覺中樞卻用超過50%容量的腦細胞來分析這個重要的影像訊息(圖七)。就是因為黃斑部在應付視力需求上的高度演化,黃斑部已經成為我們最佳中心視力的代名詞,事實上也因為如此使得黃斑部躍升為體內唯一能夠自我檢測的器官。怎麼說呢?事實上黃斑部有了病變,因為視力的變化,黃斑部能夠自我感覺(self-sense)到病變的存在與病變的進行;黃斑部也能夠自我檢測(self-test),我們可以用阿姆斯靳方格表來自我檢查,可當成診斷之參考,並自我追蹤;治療方面也因為黃斑部能自我檢查(self-exam),不論使用何種方式治療,黃斑部都能夠自我發現治療是否成功、有進步,或者造成何種合併症。也就是因為如此,有黃斑部病變的患者,治療有效無效,病患往往自己就自我警覺(self-alert),不必醫生多費喉舌了!
(圖五)
(圖六)
(圖七)
總結來說,黃斑部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相對於瞳孔的視網膜中心),構成它對視力的最高重要性,所以視覺系統在黃斑部發展出最高密度的感光細胞,多於兩層的視神經節細胞層與超過一半中樞神經腦細胞的配合分析。如此人類發展出一套最精密、最詳實的視覺系統。但是不論視覺系統多先進多完美,所有影像形成仍然建立在必須照光才能成像的前提下。在「光照成像」的基礎上,我們滿足了看盡花花世界的視覺感官享受,但是光線照射日久,自然光中高能量紫外線與可見光中的藍光,就會對黃斑部造成過氧化的傷害了。所以黃斑部有最高濃度的黃色素(葉黃素、玉米黃素),它們所產生的抗氧化作用,可說是黃斑部為防止光線傷害的自我防衛系統。而中心凹可說是黃斑部最主要照光處,所以中心凹的色素上皮層,變得又高又密集,其黑色素可使得光線在中心凹處能較有效地被吸收(圖八),如此影像才會清楚,也較不會造成其下深部組織的光線傷害,這便是中心凹的自我防衛系統。由於遺傳體質環境的差異,再加上光線照射日久,中心凹的黑色素層下的布魯氏層,雜質沈積形成隱結;或者布魯氏層破裂長出新生血管,這就會造成黃斑部病變了(圖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