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暴怒 眼球玻璃體出血 2016.03.22
【人間福報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五十三歲林先生,為公司資深業務主管,本身有高血壓問題,近來工作繁忙、壓力大,在管理員工時求好心切,時常「恨鐵不成鋼」地發脾氣,結果出現眼睛不適、視力模糊症狀,就醫診斷,確診為「玻璃體出血」。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醫師表示,玻璃體為一種位於水晶體後方的透明膠狀物質,占眼球體積的五分之四,有維持眼球形狀的作用。玻璃體出血指的是鄰近組織出血流入玻璃體,造成屈光介質混濁,妨礙光線達到視網膜的現象。在醫學上的全名為「視網膜靜脈阻塞」,是一種嚴重影響視力的眼睛血管疾病,臨床症狀主要以視野缺損、視線模糊等視力障礙表現。
陳瑩山說,玻璃體出血後,通常經過一段時間,玻璃體內的血液會自然瀰散,顏色也會變淡,玻璃體就會逐漸變得透明。但若是較多血液的吸收,則需要半年到一年以上,在沒有明顯眼底病變時,視力可能完全或大部分恢復,但如果是大量玻璃體出血時,就要小心「可能有失明之虞」。
陳瑩山指出,玻璃體出血在臨床病例中,多好發於五十到七十歲之間,尤其常發生於本身有三高病史的患者,由於三高患者的血壓高、血液混濁,此類患者血管的血路,通到眼睛通常是非常阻塞、狹窄的,當血液運送至血管構造細密的眼睛時,血管無法負荷大量血液的傳送,造成心臟到腦部的血阻塞於眼內,進而造成視網膜阻塞、玻璃體出血。
陳瑩山提醒民眾,屬於玻璃體出血高危險群的三高患者,除了要注意控制血糖、血壓以外,生活上也應該避免用「氣」過度、劇烈運動、大聲唱歌、罵人等舉動,以免血壓急速上升、導致血液無法順暢流通,進而對眼睛造成危害。